同樣地,「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」,也是個外國人根本看不出來自何方的怪頭銜。我方在1994年,將駐美機構的頭銜由「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辦事處」改為「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」,英文縮寫則直接用TECRO(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通水管al Representative Office),總算讓「台北」出現。這次蔡政府爭取到比照駐日機構的例子,將北協更名為「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」,名稱上總算與「美國在台協會」成為相對稱關係。當年我方只能用「亞東關係協會」、「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」,沒法放進「中華民國通水管、「台灣」或「台北」,當然是當時外交形勢不允許。如今兩者都可更名,也顯示中國大陸崛起,使得華府與東京開始考慮,至少某一程度「打台灣牌」。我國駐外機構 到底有多少種名稱?由於兩岸面積懸殊,我方在「邦交國大戰」中,通常輸多贏少。隨著台灣經濟起飛,與各國的經貿往來日益通水管切,然而許多國家已經與我國斷交,當地不再有中華民國大使館,台灣也不再有該國駐華使館。事實面的需求,使得雙方必須成立非正式的派駐機構。對於這些「地下大使館」,國人通常直接稱為「代表處」。然而事實上,代表處的名稱可不只一種,裡面同樣包括兩岸的競逐。早年的我國駐非邦交通水管「地下大使館」,頭銜還很混亂。例如在英國是「自由中國中心」,在法國是「法華經濟貿易觀光促進會」,在西班牙與奧地利是「孫逸仙中心」等。泰國與我國1975年斷交,駐泰機構更一度附身在中華航空公司之下,以該公司「駐泰代表辦事處」頭銜存在。近年來,各代表處的名稱,逐步統一為「駐通馬桶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」;如果業務龐大,需要在其他城市設立「地下領事館」,則稱為「辦事處」。「台灣錢淹腳目」時代 「中華民國」縱橫非邦交國以「台北」為代表,固然是奧會模式之後,在國際間形成的默契,然而對我方而言,不管藍綠當然都不滿意,都希望把「中華民國」或「台灣」通馬桶進駐外機構頭銜裡。1991年,波羅的海三小國脫離蘇聯獨立,其中拉脫維亞於1992年,允許我國在其首都里加,成立屬於正式外交模式的「中華民國總領事館」,同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館並存,儼然成為「兩個中國」。但隨著中共的施壓,拉國於1994年宣布終止與我國的領事關係,我方於通水管996年初,將駐館改稱「駐拉脫維亞台北代表團」。有些國家即使和大陸建交,仍然願意在與台灣的非正式關係上,使用「中華民國代表處」頭銜,包括利比亞、約旦、杜拜、斐濟、厄瓜多、奈及利亞等,巴林則使用「台灣代表處」。這些國家當初之所以願用「台灣」甚至「中華民國」,有些是通馬桶政者與我國交誼深厚,雖然迫於大局必須和北京建交,仍然顧念舊情。有些則是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,台灣經濟實力達到高峰,使得我方能爭取到「加碼」待遇。當時如斐濟、巴紐、萬那杜等國家,雖然未與我建交,但曾簽署公報相互承認。近20年經濟弱了 「中華民國」與「台灣」都少了通水管隨著大陸經濟崛起,我方在外交戰場就愈來愈辛苦。扁政府時代,外交戰已經是勝少敗多;馬政府靠著兩岸和解,暫時穩住局面;等到蔡政府上任,「反中」成為施政目標,「外交休兵」結束,我方在兩年內,連失5個邦交國。非邦交國代表處的「中華民國」與「台灣」頭銜,同樣受到重創。2017通水管起,北京開始強力施壓,迫使各國一一將代表處的頭銜改為「台北」。目前我國駐外的代表處,還使用正式國名者,僅剩下1987年成立的「中華民國駐斐濟商務代表團」。然而斐濟總統1997年來台主持開幕的「駐華貿易暨觀光代表處」(Fiji Trade and Tourism Represen通馬桶ative Office in R.O.C.),卻於2017年5月10日撤館。4天後,該國總理到北京參加了一帶一路論壇,並且宣示支持一中原則。至於非邦交國派駐我國的代表機構,如今中文頭銜還有「駐華商務辦事處」,英文有R.O.C.或Taiwan者,只剩下奈及利亞與阿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