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瑜第二場大型造勢昨天在後山花蓮登場,韓粉狂熱不減,從台北凱道到花蓮,接下來還有雲林、台中、屏東、高雄場次,挺韓大造勢不停通馬桶手,國民黨內的焦慮更趨飽和,總統初選的競爭持續激化,郭台銘、韓國瑜兩強相爭一旦演變成「零和遊戲」,初選後已不是整合的問題,而是全通馬桶分裂的開始,差別只是大分裂還是小分裂。國民黨總統提名從未出現這次初選的景象,初選競爭固然就是要爭勝出,但更要同時考量到選通水管後的團結,因此初選過程領先的一方,都會替對手留些情面,以利選後的整合,因為最終目標是要贏得正式選舉的勝利。一旦初選打到玉石俱焚,通馬桶於將選舉的勝利拱手讓給真正的敵人。從台北凱道造勢開始,韓家軍極不尋常的起手式,像是初選已退無可退,甚至退一步即無死所;也通水管如同將自己視為「枯木」,只有拚一死戰以求生;動輒十萬、五萬的動員、支持者狂熱高喊非韓不投,全台追韓,彷彿初選成了殲滅戰。通水管北凱道首場造勢後,「黑韓」動作是否收斂是觀察重要指標;花蓮挺韓第二場造勢最耐人尋味的是,兩場造勢後,韓國瑜的民調支持度有無上升?通馬桶國民黨的支持度是否反彈?還有就是民進黨對手的支持度變化。而在狂熱過後,更應冷靜思考其帶來的「反作用力」。從對手的角度,韓通馬桶大造勢一場接一場,背後動員的系統及參加造勢的民眾結構,也形同攤在陽光下接受檢驗,一旦韓家軍的作法被認為是只顧自己,不顧大局,韓粉通馬桶勝出同時,是將年輕及中間選民推向敵方,對此作法不能贊同的理性、中間藍營支持者,就有可能倒向另一方,雖然這些人無法像韓粉般站出來舉通馬桶大造勢,但「沉默的多數」在初選民調展現的力量,恐怕會同樣令人驚訝。持平論,郭台銘的參選,並未進到正軌、甚至決戰模式;但挺通水管韓、反韓的對立,已是一刀一刀切,一旦郭傾全力來到決戰點,雙方會打到什麼程度?初選後還能整合團結嗎?如同立委參選人,不挺韓怕被韓粉通馬桶訓,挺了韓又恐失去中間和年輕選民。明知再這樣下去,明年的總統和立委大選可能不妙,但韓家軍已盡出的總統初選大戰,還能回得了頭嗎? |